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(GB 50981-2014)
3 设计基本要求
3.1.8 穿过隔震层的建筑机电工程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 ,并 应在隔震层两侧设置抗震支架。注:和我们相关的是在隔震层两侧设置抗震支架,福建抗震支吊架验收规范。增加了使用量。3.1.9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底部应与地面牢固固定,福建抗震支吊架验收规范。对于8度及8度以上的抗震设 防,膨胀螺栓或螺栓应固定在垫层下的结构楼板上。对于无法用螺栓与地面 连接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,应用L型抗震防滑角铁进行限位。注:主要是设备固定的抗震要求。附录有相关的计算例题,福建抗震支吊架验收规范,了解一下。 内径大于等于25mm燃气管道。福建抗震支吊架验收规范
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(GB 50981-2014)
3 设计基本要求
3.4.2 当计算两个连接在一起、抗震措施要求不同的机电设备时,应按较高要 求进行抗震设计。建筑机电设备连接损坏时,不应引起与之相连的有较高要 求的附属机电设备失效。注:比较好理解,综合抗震支架按较高标准的的管线进行计算设防。
3.4.3 下列建筑机电设备需进行抗震验算
1 7度~9度时,电梯提升设备的锚固件、高层建筑上的电梯构件及其锚固;2 7度~9度时,建筑机电设备自重超过1.8kN或其体系自振周期大于0.ls的设
备支架、基座及其锚固。
注:建筑设备需要进行抗震验算的类型要求。
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(GB 50981-2014)
3 设计基本要求
3.4.4 建筑机电工程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,应符合下列要求:
1 各构件和部件的地震力应施加于其重心,水平地震力应沿任一水平方向;
2 建筑机电工程自身重力产生的地震作用可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;对支承于 不同楼层或防震缝两侧的建筑机电工程,除自身重力产生的地震作用外,尚 应同时计算地震时支承点之间相对位移产生的作用效应;
3 建筑机电设备(含支架)的体系自振周期大于0.1s且其重力超过所在楼层重 力的1%,或建筑机电设备的重力超过所在楼层重力的10%时,宜进入整体结 构模型进行抗震计算,
焊接应牢固、焊缝应饱满、无裂纹、夹渣、气泡等缺点。槽式预埋件应检查槽内泡沫条填充是否完好。并按楼层需要的预埋件品种、规格、数量进行配置。
4 定位与固定(关键工序、质量控制点)(1)根据剪力墙的分格尺寸,按工程预埋件点位布置图的位置、品种、数量要求进行埋设。
(2)预埋件距墙体构件的边距应按设计要求确定。
(3)预埋件的定位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:标高偏差不大于10.0mm,轴线与幕墙轴线的偏差前后不大于10.0mm,左右偏差不大于20.0mm。
(4) 检查预埋件定位完毕后,检验员应进行检查并记录。
(5) 预埋件定位后,把预埋件上锚筋与主体结构的钢筋焊接牢固。定位后预埋件表面与模板表面应紧密贴合。 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应按下式计算。
ζ1—状态系数;对支承点低于质心的任何设备和柔性体系宜取2.0,其余情况可取1.0;ζ2—位置系数,建筑的顶点宜取2.0,底部宜取1.0,沿高度线性分布;对结构要求采用时程分析法 补充计算的建筑,应按其计算结果调整;αmax—地震影响系数比较大值;可按本规范第3.3.5条中多遇地震的规定采用;G——非结构构件的重力,应包括运行时有关的人员、容器和管道中的介质及储物柜中物品的重 力。
注:该公式是本规范的计算**,一定要掌握地震荷载和哪些因素有关。对于抗震支架 要求F不小于0.5G(在条文说明中第 GB50234-2002《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》。福建抗震支吊架验收规范
防排烟风道、事件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。福建抗震支吊架验收规范
2 中等要求时,使用功能基本正常或可很快恢复,耐火时间减少1/4,可经受相连结构 构件出现设计挠度的变形,其功能系数应取1.0;
3 一般要求时,多数构件基本处于原位,但系统可能损坏,需修理才能恢复功能,耐火 时间明显降低,只能经受相连结构构件出现0.6倍设计挠度的变形,其功能系数应取0.6。
注:本条内容说明是抗震设防的三个标准。了解即可。重要的是下面的表格。
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(GB 50981-2014)3 设计基本要求
表3.4.1 建筑机电设备构件的类别系数和功能系数
福建抗震支吊架验收规范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